467.第四百六十七章:一个悲伤的故事(2)(2/2)

,这种思想就越严重。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不同的家庭环境就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父母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李一凡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一个宝贝疙瘩,几乎是受到万千宠爱在一身,即使李一凡时候因为种种顽劣种种调皮捣蛋的行为免不了挨上秦洁和李天栓的一顿毒打,但是依然不会改变他在家里的中心地位。

而付国泰的遭遇就有些不同了,他们家里是有两个男孩子,其实对他的父母来,有两个孩子,不管将来这两个孩子中谁有出息,只要有一个孩子能有一点儿出息,对他们来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是在九十年代的农村,思想还远远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而且民众也是比较愚昧无知的。

在农村,要想自己家的两个孩子都有出息,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根本不可能是事情,比一步登天还要难一万倍。所以按照付国泰父母的想法,只要两个孩子里面有一个好的就行,他们会着重培养好的那一个,自动放弃稍稍逊色一点的那一个。当然,这也是因为身在农村,没有钱财去培养更多的孩子,这种困难和窘迫所导致的,也是一种大势所趋,在农村都一样的。

就算真的要从他们各自的家庭来分析,李一凡是这个家里最的孩子,事实上秦洁和李天栓对他的要求并不高,即便他的身上还肩负着“光宗耀祖”这样的责任,但是他父母对他的要求只是这一个,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需要他去管。即便真的出了一点什么事情,在他的上面,还有他的两个姐姐顶着呢,不需要他参与什么东西。

相比之下付国泰就显得有点倒霉了,虽然他和他弟弟付民安是一对双胞胎,从出生时间的先后上看,作为哥哥的付国泰也仅仅只是比自己的弟弟早出生的两三分钟而已,最多不可能在半时以上,就是这么一点儿的时间,就让他背负上了这两个苦逼的、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和谦让的称呼:“长子”、“大哥”。

其实他原本是不可以这样的。为什么呢,他自己也想不通,不就是比他弟弟早出生了那么几分钟吗,为什么这就意味着他要放弃许许多多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连时候家里吃个玉米,吃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玉米棒子的时候,香喷喷的玉米棒子兄弟俩谁都喜欢,谁都想吃这最后的一个玉米棒子,付国泰的父母也会对付国泰:“你是大哥,你要让着弟弟,把最后一个玉米棒子让给你弟弟吃吧。”

这时候,他弟弟总会对他投来一个得意的、被宠溺的目光,当着付国泰的面啃着,发出砸吧砸吧的咀嚼声。玉米棒子还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还有烤红薯、煨番薯、蒸年糕等等,每次到“最后一个”的时候,付国泰的父母一直都会重复着那句话,最后付国泰都已经听得厌烦了,看到东西只剩下最后一个的时候也学乖了,再也不去和弟弟抢夺了。

才这么的时候就已经不公平了,为什么你们是让我把整一个全部的都让给弟弟,你们要公平,那就平均分啊,为什么呢?做出来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让我吃亏的,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民警为付国泰对他父母的看法的时候,他想也不想就直接出了一句:“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看他们的,我并未觉得是我对不起他们,反而是他们对不起我。”

这都是有原因可以追溯的。

可以,是付国泰的父母从就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再加上以后对他的各种不公平、各种冷遇,时间一长,这颗仇恨的种子自然而然就开始疯长,最后变成了一个大树,这时候也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由此可见,家教是多么重要。

李一凡甚至想到了自己,要是自己没有考上大学,会是怎么样的结果呢?再怎么样,也不会变成像眼前的这个付国泰一样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