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挖学院墙角(2/2)

埃尔巴赫教授一想到这事就不禁傻笑起来。

只是查尔斯来到时一句“我把那些机器的生产和销售全部都给雷里克王国和史莱姆盆地了”瞬间点爆校长的怒气值。

接近30%的利润一下子变成了2%的专利分成,加上白泽暗跑路的双重愤怒具体体现就是墙上的双刃斧架瞬间架在了查尔斯的脖子上,这家伙没有被当场砍死说明老校长还有一点理智。

对此查尔斯只能边放宁神光环边问道:“校长啊,你打算怎样生产这么多设备出来,让我们学生全部当工人吗?”

埃尔巴赫教授冷声说道:“为什么不行?又不是不给工钱。”

查尔斯听了深深叹一口气,然后说道:“校长,您真要这么做,我会怀疑您是牛渡学院派来的卧底了。”

他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就是校长根本没意识到传统的手工作坊与工厂两者在生产组织上的区别。

两者区别的分析可以写一本书,其中一个浅显的区别就是技术与组织上的不同。

独立分散的手工作坊是以掌握核心技术的工坊主带着学徒与帮工共同工作,整个作坊的技术水平全看工坊主一人,这种模式很常见。

此前查尔斯制造样机时采用了更先进一点的工场手工业模式,来帮忙干活的学生作为工人有了初步的分工,猹某人作为“工场主”更多的是进行技术与管理工作,“工人”们在他的指挥下工作。

这两种模式都依赖于熟练技术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工人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

工厂因为采用了机械化生产,机器的持久生产能力远大于工人,所以工厂可以依靠工人三班倒等进行连续生产,对于必须根据工人作息而生产的手工作坊有着高次元碾压的优势。而且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均一度很高,误差率小,对工人的技术水平依赖性较低。

埃尔巴赫教授的打算显然是继续走手工作坊模式,以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人为骨干,带着一群今天来明天不一定来的学生把机器鼓捣出来。

对此查尔斯只能说道:“校长,我建议您明年去史莱姆盆地的工厂里参观一下,看看他们是怎样生产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