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拜访兵部(2/3)

见,孙元化便由兵部职方司郎中一跃而成为兵部待郎,升迁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许梁感慨道:“都近水楼台先得月,孙兄位居兵部,转眼间便是部堂高官了,这番际遇,着实令我等艳羡哪。”

孙元化道:“许大人这话可就是在笑话我了。孙某在兵部混了近十年,也才刚刚升任侍郎一职,许大人年纪轻轻。却已是陕西参政。要际遇,谁也比不上许大人你哪。”

许梁哈哈一笑。倒是陪坐的平凉同知黄道周神情便有些黯然。黄道周中进士时年纪便已偏大,这些年跟着许梁倒也升了两级。便即便如此,如今也才是正五品的平凉同知,与陕西参政和兵部侍郎比起来,那就黯然失色了。

许梁和孙元化很快也意识到这种情况,便转移话题,许梁道:“孙兄,如今你已是兵部侍郎,那事情就更好办了。”

孙元化坐直了身子,探上前问道:“许大人和黄大人特意过来。所为何事?”

许梁便朝黄道周din头。黄道周便道:“孙大人,你也知道咱们两万勤王军此时驻扎在永定门外,自陕西出来时带的粮草军费便花得差不多了,如今军中只有两日的粮草了,下官和许大人此番前来,便是想请兵部拨些粮草过来,以解勤王军的眉之急。”

孙元化听了,沉吟着,眉头微微皱起。半晌,道:“不瞒黄大人,自京师戒严以来,各地赶赴京师的勤王军便不下二十几支。跑来兵部讨要粮饷的也不少,然而,”孙元化两手一摊。道:“兵部如今也是个穷衙门。维持京营官兵粮饷都极为困难,压根就没有余粮再接济那些勤王军。况且。新任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大人已明令,没有他的手令。兵部不得往外拨一粮一钱!”

孙元化脸色讪然地朝许梁和黄道周道:“许大人,黄大人,孙大人不仅是兵部尚书,还是内阁重臣,他老人家的指令,我等不敢不遵从。所以……”

虽然孙元化下面的意思没有出来,但许梁和黄道周都听明白了,两人对视一眼,便理解地起身,许梁朝孙元化道:“既然是孙大人早有命令,那倒是我等莽撞了。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不打扰了,告辞。”

孙元化一脸歉意地目送许梁和黄道周转身出去,忽又叫住道:“哎,两位等等。”

“怎么?”许梁转身问道。

孙元化道:“许大人,我知道许大人和手下将士千里迢迢自陕西赶赴京师勤王,对朝庭,对皇上那是赤胆忠心。粮草的事情孙某无能为力,不过,如今正是寒冬季节,天气寒冷,滴水成冰。不知道勤王军中棉衣棉被是否足够?”

许梁尚未答话,黄道周已是激动地道:“孙大人,军中正缺棉衣,下官也正为此事发愁呢。”

孙元化dindin头,道:“那好,正好兵部前几天盘库盘出些旧棉衣棉被,还剩有一些,两位若是不嫌弃,便可领去。”

黄道周连连din头,道:“不嫌弃,不嫌弃!”

许梁也道:“孙兄,多谢了。”

孙元化dindin头,叫许梁稍等,便转身走了出去,不一会领着一名青年官员进来,朝许梁和黄道周道:“这位是如今的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就由他带二位大人去仓库领用棉衣棉被吧。”

许梁和黄道周便跟着余大成出了兵部衙门,叫上门外的铁头等侍卫,一道去兵部仓库领用棉衣棉被。

这位现任的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做事极为稳重,话也不多,一板一眼地与许梁等人清din交接了货物,让黄道周在书上签了字据,便朝许梁等人dindin头,自顾自地走了。

黄道周便又瞪起了眼珠子骂道:“我才离开京师没几年,京里的年轻人便一个个的都这么傲气了!”

对于黄道周的牢骚话,许梁早就司空见惯了。看着身后六七车满满当当的棉衣棉被,许梁拍拍手,轻笑道:“回营地去罢,这次去兵部,也不算一无所获嘛。”

许梁等人便赶着几车东西返了勤王军营地。

驻守的司马求道和贺虎臣听闻没能在兵部把粮草要来,反倒要回来些棉衣棉被,不由哭笑不得。几个人围着许梁坐在中军大帐内烤着火盆,皱紧眉头商量着对策。

司马求道道:“军中的大米,仅够明天一天,若是再不买来,后天军中便要断粮了。”

许梁看着黄道周道:“今日天色已晚,城门也即将关了。明日道周便带着伙头军进城买粮。能买多少是多少。洪大人去了通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带消息回来,咱们得撑到洪大人回来的那天。”

黄道周眉头紧锁,却是一脸愁容,叹息道:“大人,您想得太简单了。军中银两本就不多,而且京城里受战乱影响,米价飞涨,下官就是把全部银两都带去,估计也买不来多少粮食。”

众人听了,都陷入了沉默中,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没钱,一样也买不来粮食。

许梁沉吟道,抬头朝铁头问道:“通天下车马行的燕七,联系上没有?”

铁头道:“城门一开,手下人便进城去了,这会应该早就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