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吴国遭灾 楚国进兵(1)(2/2)

乃字字血,声声泪,像一座泰山,压在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小战士头上,怎不使他六神无主,魂魄出窍呢?他真想插翅飞回家乡,来到垂危的父亲身边,喂饭喂水,煎汤熬药,以尽人子之孝。然而,不久即将全面伐楚,自己怎么能在这种时候离去呢?他很想写一封书信让来人带回家去,解释不能回家、难以满足父亲这一起码要求的原因,父亲素来通情达理,相信他老人家是会理解和原谅儿子的,因为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呀。他向老乡借了一盏油灯,偷偷来到这间磨房,苦苦坐了半夜,灯油即将熬干,却连一个字也未写成……

听了赵阿东这饱含辛酸和泪水的介绍,张相吉唏嘘再三,感叹不已,这是怎样可爱的战士啊!回想三个月前,就是这位十八岁的小战士,驾着一只木帆船,在茫茫黄汤中奔波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数以百计的被洪水围困的灾民,其中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也有七老八十的长者,最后昏倒在木船上。谁能想到,就在赵阿东奋力抢救那些素不相识的老人的时候,他的爷爷奶奶竟被洪水所吞噬,这又是怎样无私的战士啊!

张相吉没有慷慨激昂地大发感慨,而是将他带回了宿舍,再次将沉睡的战士们唤醒,连夜举行会议。会上张相吉宣读了赵阿东的家信,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动得士卒们无不热泪盈眶。张相吉带头慷慨解囊,战士们纷纷捐资,众人拾柴火焰高,虽在大灾之年,军饷压缩,但仍凑了数额可观的钱财,让赵阿东带回家去,探望挣扎于死亡线上的父亲,赵阿东被感动得涕泪交流,磕头致破。

张相吉,一个基层军官,无权准假让战士回家探亲,逐级请示,直请示到孙子那儿,不仅慨然批准,而且通报全军,表彰赵阿东的美丽灵魂,英雄事迹,和张相吉关心战士、善解人意的做法。不久,这件事便在军旅中传得沸沸扬扬,战士深受鼓舞,对各级军官均有促进。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