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恨铁不成钢(1/2)

【刚刚从医院回来,所以更新晚了,很抱歉。求推荐票。谢谢大家,祝大家中秋快乐。】

陈阳见她如此,哭笑不得,只好朝四奶奶说道:“四奶奶,要不你就让嘉嘉抱吧,反正你们都看着她呢。”

“好好好,给你抱。”四奶奶总算松了口。

陈嘉当即跟条鱼似的弹跳起来,立即跑到门口外面,搬进来一张厚实的小板凳,然后端端正正的坐在奶奶旁边,伸出两只细长的小手,一脸期待的看着奶奶怀里的小乾。

奶奶又念经道:“抱着他就别乱动知道吗?”

“知道知道知道。”陈嘉不耐烦的叫道,“我不摸他,不碰他,不摇他,不打他,也不会把口水碰他脸上。”

说完,用手臂擦了一下嘴巴。

四奶奶这才将小乾交到她怀里。

陈阳说道:“那我先进山去了。”

“去吧。”四奶奶嘴上虽然不说担心,但心里还是很在意陈阳的,“你赶紧去,早去早回,别天黑了还在山里。”

“嗯。”陈阳应下,立即转身朝外走去,顺便带走了四奶奶家的锄头跟铁铲。

村子四面环山,几乎每一座山头上都长有野生杜鹃花。

陈阳就近选择,来到了村头前的山峰。

从羊肠小道往上走,路面坑坑洼洼且崎岖陡峭。

往外看去,是逐渐增高的山体外墙,往内看去,则是葱葱郁郁的林子。

白石村的村民们大多都很勤劳,虽然都没什么文化,但他们牢记着老祖宗的教诲,几乎每年每户人家都会开辟一片荒山,然后等来年春暖雨润的时候,便会扛着一捆捆杉树苗进山去,用一双双手掌长满老茧,指甲沾满黑泥的手,在大山上种下一棵棵幼小的树苗。

春来冬去,四季更替,小树苗在大山的滋养下,从幼苗逐渐变成大树,最后长成了成材的林子。

于是,村民的生活,也随着树苗的粗壮而日渐变好。

来到山腰处,再次往下看,便能将整个白石村尽收眼底。

虽然立秋已经过了,但因为白石村位于南方,所以到处皆是绿油油的一片。只是这种深绿与春天的新绿不一样,春天的绿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而此时在夕阳之下的深绿,却给人一种厚重感。

宛如一副油画被上了几次颜料一样。

此刻西垂的夕阳,就像细碎的金子,将光芒洒落在村子里。沉淀的金质,深深地镀满了每一片草地,每一片庄稼,每一座房屋。

一群鸟儿在黄昏的上空盘旋着,寻找自己温暖的巢。

美丽的村姑,款款走动,携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

村中的房屋瓦舍、躬身在地里的农民、嬉闹的孩子、以及弯弯曲曲的小道都在落日的余晖中挥洒着自己的色彩,拼凑成了一副唯美的画卷。

但风景再美,陈阳也只是随意一撇。他根本就没有过多的心思欣赏这些,因为小乾还在四奶奶家等着他。

他必须尽快把杜鹃花挖了,然后好早点去接小乾。

只是,想尽快挖到杜鹃花似乎并不容易。

虽然山腰的荒地里到处都是野生杜鹃花,要找到并不难,难的是挖采。

这些杜鹃花之所以能在村民的开荒大潮中幸免于难,主要是因为它们生长在村民没法开荒的地方。

它们要么深深的扎根在狭小的石头缝隙当中,要么就是长在近乎垂直于地面的陡峭崖壁上。

好在陈阳从小就进山干活,这些看似险象环生的环境对他来说并不太难。

在攀援峭壁的时候,他能一眼就看出哪种植物的根部扎得比较深,可以拉扯,而哪些植物的根系比较浅,万万不可将自己的整个身体都挂在上面。

经过一番努力,他从黄泥峭壁上挖下了十棵体型不是很大的野生杜鹃花。

这些野生杜鹃花往年都在三四月份的时候开花,颜色为鲜艳的大红色,十分惹眼。

陈阳实在搞不懂,系统让他挖这些杜鹃花干什么?

让他种下十棵红背菜,他还可以理解为是系统想让他多种点菜,以后才不至于没菜吃。

可这杜鹃花又不能吃,挖来有什么用?

虽然不了解这些杜鹃花的用处,但既然系统让他挖,那自然有系统的道理。

把十棵不是很大的杜鹃花用绿草藤捆扎成一捆,然后就快速往山下走去。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拎着杜鹃花去了四奶奶家里。

走入院子,把锄头铁锹放好,便直接走入堂屋。

四奶奶抱着小乾,陈嘉跟着她屁股后面,四爷爷在厨房里切菜。

看到陈阳来了,四奶奶便走出来,问道:“这么快就回来啦,我还说等下喂小乾吃点肉汤再给你送回去呢。”

“不用啦。”陈阳放下手里的杜鹃花,拍了拍身上的草叶沫,便上前接过小乾,“我就是进山挖点东西而已。”

小乾刚入怀里,便一个劲的往他胸口钻。

“哥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