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分配(2/2)

重要至极。

这是别人想娶都娶不到女子,博陵崔氏平常要联姻也都是在同等地位的几家世家里面互相通婚,寻常的士族还攀不上这层关系。

义丰李氏这次迎趣安平崔氏的女儿,说出去是真够长脸面的,顺带着提高了李家的声望。

并且,李康娶了崔家的嫡女后,对于以后仕途的帮助极大,不出意外,一番顺风顺水往上爬绝对行。

之前,为了李康的婚事,李均可下了大力气,他前后请了不少人帮忙,首先是李均的好友、深泽县的崔沛东,然后又去了赵郡,请了一位在赵郡李氏中有些名望的远房亲友做说客。

接着,又上门找了一些与崔家关系亲近之人,准备了贵重的礼物做酬谢请他们出面。

有这些人的帮助,就可以不用担心横在义丰李氏与博陵崔氏的地位问题,然后就是李康的问题了,如果崔家人看不上李康的话,那先前准备的再好也无用。

关于这个问题,主要靠崔沛东一家力保,再三夸赞李康聪慧贤能,将来是大才一个,耗费了无数口水,在崔家派人仔细了解过后,崔浪平这才点头同意嫁女。

当然,李康本身自小就表现的有些异于常人之处,有远超同龄孩童的聪慧,读书之后虽不至于出口成章,那也常是偶有两三妙语。

在义丰县,也是出了名的少年。

不然,看不看的上是两说。

……

李家忙的热闹非凡,可李康的心思却全然不在此处,对于自己即将成亲这件人生大事显得有些冷淡。

其一,是李康到现在从未见过自己的未婚妻,不知模样长得好赖,心中有些期待是不假,可并不强烈。

其二,李康正翘首以盼朝廷关于自己接下来的任命。

这可是关系到自己前途的大事,李康这些日子的心思几乎都在这上面。

如今他得朝廷授予的正七品宣惠校尉,也是一个有了品级的散官,不像原先的时候虽然在军府担任旅帅,可却没有品级,就是军府中一个寻常负责日常操练任务的军官,没多大的前途可言。

现在有了正式的品级,李康的选择也就多了,再也不像原先那般困守军府,无法主动请求调动。

军府虽好,手下也掌管的有兵马,可李康一个旅帅在其中顶个屁用,根本调动不了多少的兵马。

军府的卫士主要受到鹰扬郎将和四个校尉的管理,现在廉台军府的重要官职都把持在本郡豪强的手里,有了固定的利益划分,即便空缺了李康想插队进去也不简单,必然遭受阻碍。

李家原先在廉台军府没有丝毫的根基,现在想突然进入难度很大。

在原先李康刚进入廉台军府时,他还不太懂这些,一直想着升任鹰扬郎将这个位置就可以掌控一支兵马。

后来他才看明白,朝廷对于那些军府的卫士们控制力度看似不怎么样,实则很高。

为什么这么说了,这就要从各个地方军府的构成来说了。

如今隋朝各地的豪强世家力量强盛,地方上的政权离不开这些本地人,大量属吏都是来自地方上的豪强,且很多的郡守官员等都是出身士族,虽不能在自己家乡任职,可他们的出身决定了这些人要维护天下士族阶层的利益。

而朝廷了要想掌控好地方,是必须要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只要士族们肯挺朝廷,那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自然,各地军府除了鹰扬郎将、鹰击郎将由朝廷直接委派,也少不了地方豪强的支持。

因此,其中大量的校尉和旅帅都被地方豪强给瓜分了。

这样一来,朝廷安抚好了地方豪强,也就等于牢牢的控制了天下兵马。

因此,李康最初设想的成为鹰扬郎将就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兵马的想法破灭了。

就像这次,李康回了军府以后,周源就暗示他,如果他还想在军府内升职,就要靠李家出力。

思来想去,李康觉得继续留在军府没有什么用了,又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一支完全听令自己、可以作为心腹的手下军队,留在这也没意思。

还不如离开军府,另寻它法。

所以,在返家的时候,李康就向卫府写了份申请,请求调离军府。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