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会议风波(2/3)

记,此刻,他要发言,纠正如今不好的苗头,可是,钱长江不发言,不说话,袁自立赶到心寒。

余宏大概没有想到,吕景明居然直接点了他的名,要求他回答党代会讨论中代表提出的纺织厂的问题,余宏以为,钱长江会说话,毕竟,他余宏是市政府副市长,代表的也是市政府,纺织厂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还没有正式开会研究,现在是说不出来什么的。

余宏猝不及防,不说也是不行的,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总不能说市委、市政府还没有研究这个事情吧,余宏只是排名最后的副市长,有些话,他不敢说也不能说。3分钟过去,余宏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赵天然和袁自立的脸上,已经露出了寒霜。

“余市长,你的回答,代表是不会满意的,纺织厂8000多职工更是不会满意的。纺织厂的问题,本次会议,已经引起了代表的高度关注,所以,在闭幕式上,主席团建议增加一个议程,就是回答代表提出的纺织厂的问题,当然,解决纺织厂的问题,有一个过程,余市长只要说出计划或者是决心,我想,代表们是会理解的。余市长是主管工业的领导,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引起余市长的高度重视。”

会议室里面鸦雀无声,赵天然几次准备说话,看了看袁自立安然无事的样子,赵天然没有开口,这个时候开口,就是向所有人表明,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在纺织厂处理的问题上出现了争议,而市委书记代表的,是纺织厂职工的利益,体现出了党代表的意志。

主席台会议结束之后,离召开闭幕会只有一天的时间了,余宏哭丧着脸走出了会议室。

“袁书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你说说,现在怎么办?”

“赵市长,纺织厂的职工在广场上访,他们是迫不得已,按照道理说,会议是要给他们一个说法,钱书记的要求没有错。不过,这个说法可早可晚,不一定非要现在给出说法,还有,纺织厂是涉及全市的大事,需要协调多方面的力量,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拍板决定的,所以,我感觉这件事情的处理欠妥。”

“袁书记,你说的这一切,我都知道,有些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我心里明白,我已经51岁了,只是想着为淮扬市多做一些事情,至于能当多大的官,看运气了,袁书记,你是分管城市经济这一块的,这件事情,你说说,到底该怎么办,我知道,你有办法的。”

“赵市长,这件事情,交给我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来应付,闭幕会上,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钱长江、赵天然、袁自立三人迅速统一意见,关于纺织厂的问题,没有人会小看,关系到淮扬市的稳定,钱长江心里也是一直想着这件事情,袁自立能够出面做解释工作,再好不过,钱长江很快同意了。

9月12日下午1点,党代会的选举开始。

袁自立主持选举大会,他非常担心,千万不能因为纺织厂的事情,影响到选举,钱长江和赵天然已经多次强调,要保证选举的顺利。

选举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波折,市委委员顺利产生。

3点,闭幕会正式召开。

袁自立进入会场的时候,发觉今天的人到的很整齐,除了400多党代表,市直单位负责人都到了,大家神情依旧严肃,仿佛这次大会真的是一次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大会,仿佛这次的大会可以解决纺织厂的问题。

闭幕会的议程不多,钱长江主持大会,代表通过了诸多的决议,袁自立能够感觉到,代表显得有些兴奋,大概是在想,会是哪个领导出面,回答纺织厂的问题。

主持人钱长江请袁自立副书记回答大家对淮扬纺织厂的疑虑。

袁自立站起来,向大会发言席走去,所有人感觉到震惊,分管工业的是余宏,为什么会是市委副书记袁自立回答这个问题,代表感觉到疑惑,会场里传来了低声的议论。

“各位代表,同志们,淮扬市纺织厂的职工在党代会期间上访,造成了重大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代表们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讨论了淮扬市纺织厂的问题,现在,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就纺织厂的问题做解答和解释。淮扬市纺织厂是我市最大的国营企业,有干部职工8355人,因为体制和机制以及国家调整压缩纺织业的原因,已经无法维持,纺织厂的职工有11个月没有领到基本生活费,生活极其困难,因为这些原因,纺织厂的职工经常到市政府反映情况,要求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想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暂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摆在我们眼前的、甚至说摆在纺织厂全体干部职工眼前的,只有一条路,实行企业改制,让职工自谋生路,政府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会议讨论期间,很多的代表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谢。不过,我有些看法和想法,借今天这个机会,说出来,供大家参考。我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淮扬市纺织厂也不例外,解决纺织厂的问题,必须具备成熟的条件,条件没有成熟,耐不住性子,急于采取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