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紫鹃(18)(2/2)

手一拦,“你不用回内院去了,那一包袱东西,我等下让小丫鬟拿给娘看看就得了。”

“你知道是哪个包袱嘛?”柳五儿想了想,瞪大了眼睛看着林栖,“也行,应该就在西边厢房靠北的那间屋里的炕上,桃红色的缎面,上面绣着缠枝灵芝的,千万别认错了。”

林栖敷衍地点了点头,叫了小厮进来,让他送柳五儿出去。柳五儿虽然依旧有些不放心,但是想着林栖应当不会在这件事上坑她,这才顺从地离开了。

只是难免还有些放心不下,回到贾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叫络儿过来,嘱咐她下次回林家探亲的时候,一定要打听一下,那一包袱的小绣件到底有没有经过陈氏的眼。

而黛玉对这件事,却并不上心,只问得陈氏身体安康,林栖办差顺利,也就不关心了。

不过在之后的几天内,莺儿却往潇湘馆跑了好几趟,每次都会带一点小巧精致的玩意儿过来,给黛玉请过安,就拉着柳五儿避到另一间屋里东拉西扯地闲聊。柳五儿对她的来意心知肚明,但是在莺儿五次三番地试图把话题扯到陈氏对迎春的评价上、而且问得越来越直白之后,柳五儿可就有些为难了。

实话嘛,自然是不能说的,但是莺儿跟在宝钗身边那么多年,也不是个傻子,前几天被柳五儿拿话敷衍过去,却明显并不相信,几次之后,柳五儿就连敷衍的说词都懒得重复了。

转眼到了四月,不知从哪天开始,莺儿忽然就从潇湘馆消失了踪迹,再也不上门了。柳五儿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心里也有些好奇,细细盘算了一番,才想起来下个月就是端午节了,王夫人和薛王氏此时必定在商议着让元春赏赐端午节礼表态的事,不知道宝钗是被母亲说服了,还是暂时改变了策略,总之,她应该暂时不会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林栖身上了。

***

这日中午黛玉正午睡呢,宝玉进来寻她说话,没几句兄妹两人间又生了龃龉,黛玉掉了眼泪,宝玉又作揖讨饶。正闹得不可开交,袭人进来叫了宝玉出去,说是贾政那边找宝玉,才把这件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的大戏中间截断。

黛玉见宝玉走时的失魂落魄,又不禁为宝玉担心起来,不知不觉收了眼泪,忧虑起新的事来。柳五儿看在眼里,只觉得黛玉甚为可怜——她算着日子,知道是薛蟠的生日,她隐约记得宝玉在这前后几日,确实有一次被薛蟠以贾政的名义诓了出去,回来和袭人等丫鬟说起这事,丫鬟们还颇为不平了一番。

她想着或许就是这次了,就劝黛玉道:“姑娘也不必太替二爷担心了,前阵子魇胜的事才过了多久?老爷就算待二爷再严厉,也不会在这时候发作二爷的。更何况,芒种节就在眼前了,或许是为了这件事呢。”

黛玉听了这话,方才略好些,只是一下午都无精打采的,晚上过去贾母那边用了饭,回潇湘馆略坐了片刻,就又出门去了。

柳五儿先时没有注意,直到入更了,雪雁才走过来问她,“紫鹃姐姐,这都一更天了,姑娘还没回来呢。”

络儿也过来道,“虽说如今天长了,这园子里也没什么危险的地方,但是到了晚上灯火也不够明亮,姑娘再不回来,可就真有些晚了。”

柳五儿看着外面暗下来的天色,也有些担心,于是起身拿起桌上的玻璃灯笼,“我去接姑娘回来,你们看好了屋子,再把热水准备起来,可别躲懒!”

她心里有数,知道黛玉应该就在怡红院左近,提着灯笼走了一段,过了沁芳桥,也就看到了怡红院。

怡红院周围也点着些许灯笼,墙边的蔷薇架下一个窈窕的身影独自伫立,柳五儿依稀看那身影觉得眼熟,走近一看,却正是黛玉,正用手帕捂着脸,呜呜咽咽地哭呢。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