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袭人(7)(1/2)

贾家私塾的先生贾代儒,年轻时也曾考得过秀才功名, 虽说不曾在学问上有什么更高的成就, 教导族里的这些孩子却尽够了。

去年腊月家学刚一停课, 他就带着家人南下了,过了正月才举家回京, 因此家学里的课就直耽搁到这几日才开学。

秦家那边却早就已经有些等不及了,接连几日派人过来问开课的日子,贾代儒刚一回来就给荣、宁两府送了信, 宝玉急着和秦钟见面、或日日相伴在一起, 从贾母那边听说开课了, 忙不迭地就求贾母许他后日就去上学。

恰好秦家又派人过来打听开课的日子,凤姐虽然知道先生已经回来了, 却拿不准贾母的心意, 特地过来探贾母的口风。

宝玉一听说凤姐也是为了去上学的事来了, 就连忙道:“我已经和老太太说了, 后日就去上学,劳烦凤姐姐让人去秦家告诉一声, 那日让秦相公先到咱们家, 会齐了一道过去。”

凤姐见贾母没有二话, 就答应着下去安排去了。

宝玉又高兴地回到自己房里,叫来几个丫鬟,“我后日就要去上学了, 已经和老太太说好了。”

丫鬟们对视一眼,“那我们可就要开始准备去上学的东西了?”见宝玉点头, 当下就商量着分派好了哪个收拾笔墨、哪个收拾书本、哪个收拾衣物,另有暖身子用的手炉脚炉,茶杯茶叶,点心等物。

柳五儿又问宝玉,“既然要上学去了,你今儿不先念几页书?万一到时候先生考你呢!”

“先生万不会考我的。”宝玉嗤笑一声,“家塾里的先生也就是带着我们复习些往常的功课,我听兰儿说,也就才刚刚讲到诗经,进度还没有我学过的快呢。”

柳五儿对男人学问的认识,也仅限于几本书的名字而已,只知道宝玉的进度是极为缓慢的,但是究竟差在哪里,她可就说不上来了。听宝玉这样说,也就点点头,仍旧劝他:“那也好歹做出个看书的样子来,万一老爷的人过来了看见,心里也高兴呢。”

宝玉听着也有道理,虽说很有些不情愿,无事的时候也会坐在书案前,装模作样地捧着书本晃一晃脑袋。可惜这样的时候并不能长久,往往不等翻页,就起身凑到丫鬟们身边,或是和麝月说笑,或是和晴雯玩闹,或是看茜雪绣花……柳五儿想着后天宝玉就要去上学了,也就任由他这样去了。

等到了上学那日,柳五儿一早就叫醒了宝玉,亲自服侍他梳洗过,又把准备好的包袱放在外边的桌子上,叮嘱宝玉哪个包袱里面都是什么。

宝玉漫声应着,待她说完了,才过去道:“好姐姐,我去上学,不能在家里陪你们,可千万别生气,也别只闷在家里,出去找林妹妹一同玩笑着才好。”

柳五儿只觉得非常无奈,宝玉这人,似乎天生就不会寻找事情重点似的,“读书是极好的事,我只盼着你能读得好些,让老爷多看重你些。”当然,若是能下场科举,那可就更好了。只是这话,柳五儿现在可不敢当着宝玉的面说——而且宝玉的学习进度也确实太慢了,靠秀才都还不够格,更不用说举人和进士了。

宝玉见她没有真的生气,就放下心来,并不理会柳五儿后面说的话,转身又寻着晴雯和麝月嘱咐了几句,这才出了屋子,去贾母处请安辞行。

***

自秦钟来了,宝玉就好似真的爱上了上学一般,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后用过晚饭,如果不去寻黛玉说话,往往还要吵嚷着“读书写字”,竟像是真的转了性子一般。

柳五儿恍惚中竟以为自己以往的经历全是错觉,其实宝玉还是很爱读书、很有希望的。为此,她还特意动用了一次自己拿特殊的能力,试图加深宝玉对读书的喜爱,而宝玉也没有辜负她的努力和期盼,时常用功到二更,天色彻底暗下去了才收了书本,洗漱睡觉。

晴雯、茜雪等人偶尔说起来,也都觉得宝玉这回是开了窍了,柳五儿过去王夫人那边回话的时候,也多说了宝玉不少好话,“每天回来,在老太太屋里用过晚饭后,也不要姐妹们陪他玩耍了,只略休息一会儿,就回屋读书写字。我们也都轻轻巧巧地,不敢动静大了,生怕打扰到他。奴婢虽然不懂学问上的事,但是看二爷这用功的劲头,可是真的懂事了呢。”

“懂事就好,懂事就好!”王夫人一脸欣慰地点头,眼角都被感动得有些湿润了。她用手里的帕子拭了拭眼角,才道:“虽然用功读书是好事,却也不能累坏了身子。现在既然每天晚上都要读书,我就让人炖些补身子的汤水,每天二更前给你们那屋里送过去,你记得打发他喝。”

这是王夫人的一片慈母心肠,柳五儿自然不会反驳,尽数点头应下。

王夫人又说:“还有,那屋里可要多点些蜡烛,千万别让宝玉坏了眼睛。”

这可是要紧的大事,柳五儿连忙表明自己的忠心和尽职,“奴婢们也是这样做的,那屋里晚上亮堂着呢,生怕二爷的眼睛坏了,或是休息不好。不过,奴婢们再小心,到底也比不上太太您想的周全,也不过是学着照管罢了。”

王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