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袭人(14)(1/2)

柳五儿只觉得自己都要累得晕厥了,但是王夫人叫人回话, 她又不能不去, 只好答应着过去了。

儿子出了事, 王夫人担心儿子,却不必自己亲自去照顾。柳五儿过去回话的时候, 王夫人正在乘凉呢,手里拿着把芭蕉扇子,好不逍遥自在。

王夫人先问了几句宝玉起居上的事, 听柳五儿说宝玉想喝些香甜的东西, 就让丫鬟拿了两瓶子进贡用的香露出来, 让柳五儿带回去给宝玉。柳五儿瞧那香露瓶子上贴着的鹅黄色签子,猜到是元春赏下来的——也就略一愣神, 然后就想起自己当年寄身玉钏儿的时候也收拾过这些东西, 一时竟忘了。

想起旧事, 正有些神情恍惚, 只听王夫人问她:“我听说这事儿是环儿在老爷面前说了什么?”

柳五儿呆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王夫人说的是宝玉挨打的事, 不由得在心里泛起一抹不屑:明明是自己儿子不着调, 却还上赶着把责任推却到小妾生的儿子身上,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算人家全都要害宝玉,宝玉做的那些事难道就无可指摘了?

到底还是他自己先行为不正, 被人抓住了把柄,这才让对手有了可乘之机。

“只听说是为个戏子, 别的就不知道了。”

王夫人摇了摇头,显然自己已经有了一套对这件事的解读,问柳五儿,不过是为了再确认一遍罢了。

柳五儿想了想,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就悄悄地盯住了王夫人的眼睛,“太太,我今儿大胆在太太面前说句话……”

“你说。”因为信任柳五儿,王夫人在她面前总是神色宽和。

“太太,我想着,二爷这么被老爷教训一顿,也是件好事。不然,还不知道日后闹出什么样的事来呢……”之后,就和王夫人对着东拉硬扯,先说得王夫人动了情绪,又慢慢把话题扯到了宝玉的学业上,“虽说老太太护着,老爷、太太都不敢把二爷管得狠了,但是像现在这样放任着也不是长久之计。太太刚才也说,日后就靠着二爷,但是——奴婢说句僭越的话,二爷现在这个样子,将来又怎么让太太倚靠呢?还不如找个机会搬出园子。一是现在园子里姑娘们年纪都大了,有几个又是亲戚,男女大防上就多有不便。二是二爷生性就是喜欢在女孩子堆里混的,一直住在园子里,哪能踏下心来读书呢?”

她说这一番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自己的特殊能力,王夫人本来被这件事刺激着,神色就有些动摇,再被柳五儿影响,很快眼神中就露出一抹茫然。不过这抹茫然也就存在了片刻,很快就变为明了,目光也慢慢坚定下来。

“好孩子,你这番话倒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自然也知道宝玉不能再继续下去,只是现在他伤着,是万万不能搬动的……”

“奴婢的意思,也不是让二爷现在就搬出园子。”柳五儿也不好逼王夫人逼得太紧,不过眼看着王夫人已经顺着她的意思生出了适当的念头,她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奴婢想着,二爷的伤,养上两、三个月也就差不多了,提前把屋子收拾出来,到时候借着老爷的生日,让二爷好好上进一番,父子间的关系也就有了转圜的余地,娘娘那里太太也有了说辞,不至于让娘娘多心。”

柳五儿这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眼看着明年上半年宝玉如果还在园子里,就要彻底地“放羊”了,但是到了后年,贾家的衰败就在眼前,任务的期限摆在那里,宝玉却连个童生还没有考中——虽说就算从现在开始奋发,宝玉能连着三年高中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现在柳五儿也只能再拼这么一次了。

她倒是恨不得现在就放弃这个任务,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放弃才好。

“好孩子,是你想的周到,我就把宝玉托付给你了,只要保全了我们娘儿两个,日后自然有你的好结果。”王夫人这话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却也直白地给出了足够的甜头。若是“袭人”在这里,恐怕立时就欣喜若狂,想着“鞠躬尽瘁”了。但是柳五儿却只是强扯着唇角,带着一脸假笑地谢过王夫人的“提拔”,就回去继续照顾宝玉去了。

***

俗话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宝玉身边的袭人被提拔成了“屋里人”的消息却很快就传遍了家府上下,只瞒着贾政和贾母。

但是对柳五儿来说,这却算是一件“坏事”。她这一世可并没有打算和宝玉之间牵扯出什么超越了主仆之外的关系,对宝玉这个人本身更是除了“怒其不争”之外,就没有了别的想法。不过,在贾家众人的眼中,这却是一件大好事,姑娘们有些还特意过来调侃着恭喜她呢。

等到了年前,袭人的哥哥花自芳过来接柳五儿过去探望袭人病入膏肓的老母亲的时候,王夫人、凤姐安排给她的行头,就更坐实了这“准姨娘”的地位。柳五儿自己倒是想简简单单地过去,替袭人尽一点孝心,顺便也让自己松快两人,不用天天在怡红院里看着宝玉着急。可是凤姐却安排了两个婆子和两个小丫头陪她一起回去,还有衣裳首饰、日常用品,拉拉杂杂地带了一车,就好像花家的东西上全都带着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