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北伐(六十九)(1/2)
“一百多斤?确定不是炮。”
接到消息,刘禹饶有兴致地看着纸上的图样,机宜司的探子显然花了很大的心思,画出的图栩栩如生,甚至还有使用详解,他敢肯定,仅仅是这个图样就能在后世当成文物来卖。
杨行潜凑过来看了一眼:“这不就是突火枪的放大之作?”
刘禹深以为然,突火枪的全套图样如今已经摆进了故博的档案馆,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宋版图,专家们得以真正了解这一领先世界的武器全貌,没有熟悉的枪柄和扳机,药室呈葫芦状,火绳从尾部牵出,甚至还留有爆炸时产生的烟气排孔,说明当时已经将这种武器制程化了,可毕竟是个初始的发明,存在太多的缺陷,在实用性上比不得弹臂弓这类的远程武器,或是由于火药、铁产量的限制,没能大规模列装。
如今元人在自己的启发下,竟然将它做出来了,最大的难题枪管一项也得到了初步的解决,比起竹管,铸铁卷管显然更可靠一些,不过由于加工工艺的原因,为了防止炸膛,他们使用了很厚的铁板,卷的圆管直径极大,刘禹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2公分,这正是枪与炮的分界线,再加上一步半的长度,难怪整枪重达百斤呢。
看到图的一瞬间,他甚至有些欣赏这些人的脑洞,毕竟他们没有得到实物的参考,所依据的只有那些侥幸逃回去的荆湖、河南、河北等人守兵的描述,口口相传加上恐惧之下的夸张,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出色了。
由于距离足够近,类似的消息每天都会从大都城传过来,在河北路的第一座通讯塔建成之后,这个速度被无限加快了,差不多达到了即时通讯的水准,大大提高了情报的传输效率。
如今的琼州军,无线通讯配备到了每一个都,这种老式的装备是后世压箱底的库存,被他捡破烂一样地扫了个干净,连现役的极少数大功率团属无线通讯器都没放过,这一举动被陈锐戏称:是为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通讯卫星一天不能上天,他就只能靠着原始的手段在地面上建设基站,可是解放区太大了,电力又跟不上,想要普及也没辙,保证军队的供应线已经是个极限,谁让人手就这么点呢?
好在装备虽然老旧,效果却是不错,本来就是为大规模战争甚至是核战条件准备的,用料十足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大,这些缺点如今全都成了优点,唯一的麻烦就是有点重,团属器材得用马车拉,班用的也需要几个军士扛着,特别是那种蓄电池,哪怕从镍镉变成了铅酸或是锂离子,也有差不多五十来斤重,赶上鞑子半枝火枪了。
云帆一点也不觉得有多重,因为他的人配备了特种山地车啊,这种车子比起之前的那种脚踏车又前进了一步,整个车子在轻便性、坚固性和抗震性都做出了巨大的改进,更关键的是,这种车子的后座上挂着两个锂离子电池组,坐板下安装着一台小型发电机,当脚踏转动的时候,会同时带动连杆给电机提供能量,也就是说,它能一边前行一边给蓄电池充电,这可太方便了,云帆专门安排了两名身强力壮的军士轮流侍候它,以保证通讯器的指示灯时时都能亮起
。
“喂,第二指,怎么搞的,还没有突破城防?再给你一刻钟,看不到城头上的旗帜,你这指挥使就别干了,去后头当马夫吧。”
“第三指,郑老福,你他娘的跑那么快干嘛,扫清了沿途街垒没有?”
......
借助天上的飞行器,他可以实时掌握手下五个指挥的进展,并进行即时的反应和调整,这种好处只有一线的高级指挥员才能体会,整个战场变成了一付巨大的棋盘,他便是那个奕者,一种掌握一切的快感由然而生,打这样的战斗,不就是兵书所说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么?”
与云帆的快意相反,身在前方的郑福不只不觉得好,反而有种说不出的烦燥,因为他的指挥权相当于被上头给剥夺了,能做的只有极少的事情。
看着通讯兵背着的那个铁皮箱子,恨不能一脚给踢进河里去。
当兵这么多年,何尝有过这么憋屈的时候,连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借口都找不到了,一旁的张德全将千里镜递给他。
“老郑,军指是为咱们好,你看看,别的城门还没有实现突破,咱们孤军深入,虽然能拿下头功,可伤亡肯定小不了,第三指已经被主君点过名了,你老郑是个不怕死的,可将士们的命精贵啊,咱们可就这么点子人,你还想不想打进大都城了?”
郑福一言不发地看了又看,终于相信了他的话,前线的指挥使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片,哪有军指掌握全局,敌人的失败只是个时间问题,急切之下增加伤亡没有任何必要。
“张教员,老福是个老粗,比不得你们文化人,日后还要多提点才是。”
“都是同僚,你客气了。”
张德全淡淡地说道,文化教员可不是教书先生,担负着掌握一军思想动态的重任,他们的任务就是深入到每一个都、队、伙里,切实了解每个军士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