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拍卖(1/2)

一百两是什么概念呢,放在普通人家,一百两白银足够他们富足快活地过上好几年,即便是放在寻常的大户人家,也足够支撑一个多月的日常生活开销,而在百宝源里,这还仅仅只是一本书的起拍底价。

不得不说,百宝源这一手玩得好。

他们给外人的印象一直是只卖稀有货,如非是人人认可的珍宝,就必定是世间少有的稀罕物,就拿眼前的这本书来说,京都距离禹城路途遥远,这里的人只是从南边来的行商们口中不间断地听说,在禹城有这么一家“奇怪”的店,店里主要是招待女客,东西又好吃又新鲜,而且还有别处听不着的好故事。

是个什么样的故事?行商们大多是男子,没有这个荣幸上楼去听,他们也说不清楚,朦朦胧胧的片段讲述反而激发了京都人的好奇心,越是没听过就越是想听,可是那说书的人只有一个,当地人倒是晓得些大致的情节,但就像台上这人说的,故事是最不经传的。

所谓三人成虎,今儿你告诉我城东死了匹老马,明儿又听说城东死的不是马,而是个人,再到后天没准儿消息又变了,变成说城东有个凶神恶煞的匪徒在杀人,又过一天,可能要有人传言说,城东驻扎了一个土匪窝。

传言是这样,故事也是这样,传着传着就不是最早的那个版本了。再说了,人嘛,都图个新鲜,如果再加上个限定词——富贵人,往往还要在意个脸面,别人都没有拿到的东西他先拿到了,别人享受不了的他先占去了,不管东西好不好,至少赚了个面子。

百宝源就充当了一个特殊的角色,有些人青睐于来百宝源拍东西,很多时候图的就是力压群雄的胜利感,一种心理上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再说得直白点,就是面子。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有跃跃欲试的,有警惕的,有自信的,有皮笑肉不笑的,真真是众生百态,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人都在旁人的眼里看到了势在必得的光彩。

“咳,一百三十两。”左边席位上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先开了个头,三十两的加价,算是这家里小半个月的开支了,细细计较起来,依旧足够请个不错的教书先生在府上教导少爷小姐们了。

他话音刚落,角落里有人紧跟了一句:“一百五十两。”

还没停顿两秒,右边靠前的座位里有个老迈的声音瓮声瓮气地说:“二百两。”

“哎呀,竟然是程老,老爷子今儿精神好,也出来瞧热闹了。”老者一开口,熟悉的声音顿时引起了旁人注意,一个模样机灵的中年人拱手跟他问候,老者耷拉着厚重的眼袋,懒洋洋地瞥他一眼,点点头,像是没什么力气讲话的样子。

那个中年人也不恼,仍是笑嘻嘻的样子,又拱了拱手歉意道:“程老,对不住了,家里的女娃娃闹着要听故事,逼得我也只能来争上一争了,我出二百五十两。”看这中年人的打扮颇平淡,只显富态,不显贵气,像是个商贾,提到女娃娃时,眼里脸上尽是得色,好似在述说家中有个无与伦比的宝贝。

程老略微沉吟,吐出几个字:“三百两。”

台上那个负责主持拍卖的人听了也是一惊,程老可不是常现身的人物,他曾经给萧王爷教授过功课,为官时曾任太子太傅,是位桃李满天下的人物,在读书人中饱受尊崇,后来年纪大了便不再教书,关起家门来颐养天年,他老人家不爱金银财宝,一辈子只爱跟书打交道,今儿这本《西游记》,该是得了他的眼缘了。

再看那贾老板,手上经营着京都第二大的酒楼,财力雄厚,家里跟皇室子弟还有那么点姻亲关系,一般也能在京都横着走,当然如果真是遇到有身份的人,他还是不够看。

台上人不干涉他们的竞拍,只偶尔打几下竹板,清脆的竹板声反而刺激了这些人更加热切地竞价,不一会儿又有不少人加入,价格也蹭蹭蹭地直窜到五百八十两,到这里也能看出,许多人已经被现实拖拽了回来,不甘愿却不得不中断竞拍。

要知道,专门从京都找一名懂诗书会写字的女子,千里迢迢送去禹城,再每日里去人家店里消费,听完故事回去记述下来,虽然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但只要肯做还是能实现的,预算约摸着也只在五百两左右,只是可能费的时间久一些,现在这个价码,说实话是超了。

百宝源做这本书的生意自然就该想得到,只要第一本书流出去,后面再卖就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价了,所以说,他们虽然表示过一个月出一本,用以强调这本书的珍贵,其实也是一锤子买卖,之后没准就不卖了。

现在还在竞争的人显然也是领会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争得头破血流。

程老在读书人里地位高,可他沉寂已久,并且在商贾和贵族中其实分量不算重,他为官清廉,出到六百两白银是他的极限,如今这价格,放弃了着实可惜,可能再加几十两他就胜了,可是……

程老前几日无意间从南边来的一个马车行佣工嘴里听了一段,深为其内容痴迷感动,所以一得了消息就巴巴地点了银子跑来,没想到,唉。

“我再加!六百两!”

贾老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