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本章免费)

武侯祠

桂荷楼下,荷花池边。

蒋介石背池而立,没有说话。

站在一边的胡宗南心里发憷,不知蒋介石在大战将即之时,邀他到武侯祠是何用意。

站了一会儿了,蒋介石突然问道:“我们第一次认识是在黄埔吧?”

胡宗南:“是的,校长,第一次见面是1924年。”

蒋介石:“1924年……25年了。”

胡宗南:“25年了,校长给了我太多太多,我给校长的太少太少。”

蒋介石又把话题扯开:“琴斋,你说世界上什么最守时?”

一直在揣摸蒋介石心思的胡宗南根本没有细想:“学生不知,请校长指教。”

蒋介石:“世界上最守时的是时间,时间把握着季节,一天不差。夏日还是一池荷花,可秋季一过,就是半池污泥,半池草,一株开花的都没有……”

胡宗南几乎听出了老蒋的话外之音,他直冒冷汗。

这时,有一只乌鸦在不远的一棵树上叫着,更增添了阴森恐怖的气氛。

蒋介石又往前走,他来到一幅匾联前,问道:“琴斋,这幅匾联你熟悉吗?”

胡宗南背了起来:“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蒋介石还是没有按着思路问:“你对诸葛亮怎么看?”

胡宗南:“校长,学生是晚辈,历史上这么有作为的人物不是晚辈该评论的,我倒想听听校长高见。”

蒋介石:“诸葛亮是最好的参谋长。”他停下了话,看着胡宗南。

胡宗南认真地听着。

蒋介石:“我们参谋长就要自视如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办理一切参谋业务,我们必须时时有死的决心。空城之上,你看他面对司马懿来兵,不动声色,他真的就知道司马懿不会掳他吗?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是他抱定百分百去死的决心。你还记得一个细节吗?演戏时,他身上还有一把剑。我看这把剑有两个用处:一是用来杀敌;二是如果杀不到敌人,反被敌人掳去,这个剑是用来自杀的。”

胡宗南略略点头。

蒋介石:“为什么要自杀,以保其自身清白,还于父母、上官和国家,不让敌人来污辱。现在我们各位长官也都带了一把枪,是不是也有两个用处:一是杀敌,二是自杀,这就是杀身成仁。”

胡宗南:“学生明白。”

蒋介石话锋一转:“最近听到了一些谣言,有人说你把一师的一支部队调往西昌,你没和我说过,所以这是谣言。”

胡宗南出汗了,因为此时他才明白老蒋把他一个人叫到武侯祠的用意:“校长,这不是谣言。我是把一个团调往西昌,想成都一旦守不住,也能为校长保留一些实力。”

蒋介石什么都没说,他向前走着。

胡宗南跟在后边,一边走一边擦汗。

蒋介石在又一幅长联下停下。这一次,他以命令的口气对胡宗南:“读一下。”

胡宗南抬头看了一眼,显然不是很熟:“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蒋介石淡淡一笑:“看来你对这个对联不是很熟,这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全文是: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今天重读这首诗,我只读出四个字:从容不迫。”说着,一指诸葛亮的像。

一个从容的诸葛亮。

蒋介石:“既然决定在成都决战,就要从容不迫,不能一心二用。”

胡宗南:“校长,武侯祠为证,学生身上的剑,只有一个用处,成仁之用。”

蒋介石:“其实我的剑,倒是一直有两个用处:杀敌人,杀帮助敌人的人。”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