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伐楚(1/2)
再加上方叔统帅的兵马去扫荡长江中游的楚人势力,可以想见,要将整个江北的楚人一扫而空。
如此一来,哪怕还有楚人逃到江南去也都无足轻重了。因为现在的江南还是一片蛮荒,失去了江北的繁华地带,楚人就真的只能做楚蛮了。
这个计划宏大而冒险!一旦成功,差不多能够彻底解决楚人的威胁。
但是同样的,一旦失误,宣王那一路人马也将非常危险。
毕竟翻越秦岭群山,在群山河谷当中穿行,攻打楚都还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一旦战败尤其如此。到时候说不定连宣王自己也都要折进去。
虽然郑小明和周室的群臣纷纷劝谏宣王不要亲身犯险,派一员大将统帅这路兵马也一样。
但是宣王却是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亲自统领了这一路人马,从汉中顺流而下直逼丹阳。
不顾幸好宣王也没有真正失心疯,到最终只是坐镇褒国,没有亲自坐船,沿着汉水顺流而下。
毕竟以这个时代的船只技术,做这种事情太过危险,简直是听天由命。
这让楚王只能派出元老重将沿着汉水上游布防,并且利用舟师和周人的舟师进行水战。
周王麾下本身虽然没有舟师,但是他褒国这些国家却有。双方沿着汉水河谷杀的难解难分。
而这个时候,郑小明也没有闲着,他手下的水军正在汉水之上和楚国令尹若敖氏所率领的舟师展开一场大战。
没错,这几年郑小明也没有闲着,一边筑城之余,一边也在发展舟师。
尤其是汉阳诸姬的一些国家原本就沿着汉水分布,这么多年下来,多少也有些造船技术,有些习惯水性的士兵。
而郑小明就让匠人改进了造船,让船只变得更加坚固请便。
此刻双方舟师进行决战,开起来就像是划龙舟比赛。
因为双方的舟师都是那种由众多水手划桨的船只,而不是依靠风帆作为动力。
此时,双方的战斗看起来就有些像是同时代地中海周边城邦的海战。
双方都是船只凑近了,互相用刀剑厮杀。
但是一开始,楚人的舟师就落入了下风。
因为郑国的船上居然都装了撞角,水战的时候,居然接着高速的冲击力直接撞击楚人的船只!
这个时代,楚人是水上霸主,没有人能够和他们在水上争雄。
虽然船只撞击也是水战常用手段,但是毕竟没有经历过真正大规模的水战,没有装备撞角之类的武器。
这个时代能够做撞角的只有青铜,楚人显然没有想过用昂贵的青铜来做撞角这种奢侈的事情。
毕竟楚人虽然控制了铜绿山等矿脉,但是他们现在的青铜冶炼,铸造等技术还是要差了中原诸国一点。
更不要说,郑国士兵的火焰攻击了。
利用动物油脂,或者桐树油脂之类的制造而成的火焰瓶,在水战中发挥出巨大威力。
一个个陶土制成的罐子被丢在楚人的船只上破裂开来,让油脂洒的到处都是。跟着就是丢上火把,在水面上制造出一个个巨大的燃烧的火堆。
虽然这种战法非常危险,很容易波及到自己。
但是凭借撞角和火烧战术,拥有最强舟师,纵横江上的楚人顿时遭遇惨败。
就连那位令尹若敖氏的也在大火当中随着船只一起被烧死!
不得不说这位若敖氏的斗比勇悍绝伦,亲自率领一艘战船冲在最前方,带给了楚人舟师最大的勇气。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位若敖氏的斗比(若敖氏分为斗氏和成氏两个支系)也第一遭遇打击,他乘坐的船只被十多个火罐给砸中,最终连人带船一起丧身火海。
刚刚交战主将就已经阵亡,楚人舟师顿时大乱,接下来就被郑国舟船的冲撞,和火攻给大败,逃脱回去的不到一半儿。
而随着水战的获胜,郑国的陆上部队,迅速的包围了阴城。
这是一座楚人刚刚建筑不久的军事重镇,专门为了防御,钳制郑小明的郑国来的。
这座城池修建的颇为雄伟坚固,但是随着楚人水师一败,整个阴城就被包围,顿时人心恐惧,没有过多久,就投降了。
郑国大军渡江,攻下汉水对岸的筑阳,然后向着汉水上游的丹阳而去。
还没有到达丹阳,就见到楚人的庞大船队。
不过这并不是来和郑国决战的,而是楚国君臣逃向江南的船队。
因为上游汉水河谷的阻击很成功,让宣王统领的军队寸步难进。
但是随着下游和郑国舟师的决战失败,让楚人大恐,觉着还是先撤退到江南去比较安全。
其实这些年里,随着楚人的力量不断往长江中下游发展,楚人的实力也在向着那个方向加强。
尤其是过不了几十上百年后,楚人的都城将会从丹阳迁移到郢都去。
然而此时,这些仓惶撤退的楚国船队遇到了郑国水师,陷入到了巨大的困境当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