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 优势改变(1/2)

张新在议事大厅一坐就是半天。

直到中午,一名女真战士走进来,“大人,午饭时间到,是否现在送过来。”

张新看向来人,其人约三十多,皮肤皱纹深到可以夹灰, 人也很黑,看上去没有形象可言。

“有烤羊吗,送一只过来。”

张新很饿,感觉可以吃下一头牛。

女真战士躬身,“有的,我这就给您送过来。”

片刻后,两个汉子抬着一整只金黄色, 散发着浓香的烤全羊送进来。

肚子咕咕叫, 张新完全没有防备, 这时两名野人女真从羊肉下面各抽出一柄短刀。

对着张新,一个刺喉,一个刺腰。

迎面来的匕首被张新下意识握住刀刃,没有击中。

腰被刺中,却居然卡住,野人女真以为是张新衣服太厚,抽刀回去,打算再刺回来。

张新怎么可能给他第二次机会,禁锢住一名杀手手臂,抬脚将另一名杀手踢飞。

杀手倒飞出去,后背狠狠撞在木墙上,大厅颤抖,人还没落地,就已经击毙。

自身有多少力量张新很清楚,刚刚一脚, 受三十年内力加成,伤害成倍增加。

惊变把门外护卫吸引进来,见张新已经控制住局面, 齐齐跪在地上。

李魁奇很快赶来,与护卫跪成一排,“弟子保护师父不力,愿受罚!”

张新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吃羊肉用刀,这是常识,这也是武器能带进来的原因。

“审一下。”张新提醒,“该杀的杀,不该杀的不要牵连。”

“是。”

李魁奇叩首,带着活着的杀手和尸体离开。

议事大厅再次变的安静。

张新低头看向自己左腰,那里衣服已经被刺穿。

刀尖有破开皮肤,只是不深,原来内力可以增强肉身防御,这让张新对自己实力又有新认知。

当天晚上,审问出结果。

原来,大营并不像表面看着那么平静,有一些人天生反骨有造反基因, 密谋在一起,原本打算杀死李魁奇。

现在又想杀死张新。

而且人数不少, 约一千, 成员有野人女真、汉人,还有几个鲜族人。

灭害行动一直持续到凌晨,大营才进入平静。

....

次日。

张新站在议事大厅门口打量兴凯湖大营。

远景是高耸入云的巍峨高山,中景是大片雪林,近景是冷冻结实的兴凯湖。

此刻三万骑兵已经在湖边完成集结。

这些骑兵主体是野人女真,占人数高达百分之八百;百分之十五是汉人,还有百分之五是其他少数民族。

马主要是当地马,其中只有约两千多匹是阉割属性马。

管理办法也是明朝那一套。

主将是李魁奇。

下面是六个指挥使,张新观察,其中五人是属性人,战斗力过人。

另有三十个千户,三百个百户,层层往下节制。

“师父,”李魁奇骑马走过来,“祭旗祭天完成,您要训话吗?”

张新摇头,“出发吧。”

李魁奇调转马身,率三万骑,正式出发。

很多妇人、孩子,夹道送别自己的男人、儿子、父亲、兄长。

张新来到议室大厅左边一栋大型独立木层,面积约两百平方。

这里是营地的后勤中心。

主官是一名叫王士照的第二队队员,另外他还有多达二十名助手,由第二队第一批和第二批毕业生组成。

这些人和四万人组成的后勤部伍,共同负责保障出征军团后虑无忧。

此刻,大部分人不在,仅有王士照坐在书桌后面,正在写什么。

听见脚步声,看见张新,王士照立马站起来,躬身九十度,双手抱拳,“师父好。”

张新伸手虚扶,聊天问,“保障三万骑兵在外作战,有压力吗?”

“有,”王士照又道,“弟子可以克服。”

类似内外门弟子,绝大多数队员一生都是外门弟子。

“有信心是好事,”张新叮嘱,“但不能因为面子,而不肯求助,不肯服输,要实事求是。”

王士照再抱拳,“士照顾谨记师父教诲,打仗打后勤,后勤硬,打仗胜。”

张新微微一笑,“你说的对。”

又勉励王士照几句,张新返回隔壁议事大厅,打算吃点东西。

增加三十年内力后,食量也跟着蹭蹭往上涨。

如果不是家大业大,可能会饿死,这时一名第一队队员快跑过来,“师父,加急信。”

拆开信封。

内容已经被翻译,写信人是童守义。

信很长,约万字,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熊廷粥带朝廷二十万南征大军离开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