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32 决战河南道(2/2)

宗子郑鑫,让他替自己坐镇博州前线,做好粮草供给和兵员补充事宜,自己则亲率三千精锐,亲身指挥决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钱庆不是无能之人,这点粗浅的兵法道理他自然心知肚明,深知凭自己的本事,未必就能像戴鸾翔那样在你来我往的正面交锋中克服幽燕精兵。

因此他知道幽燕王郑荣亲率小股部队深进河南之时,便知道:若是能够一举擒拿或是在战场上击毙郑荣,那这场搅动大汉天下的战斗便会立即平息。于是,钱庆将禁军之中精锐骑兵全部调集到一起,便要寻找幽燕王郑荣行踪,力图一举将其消灭。

这番谋略一开端倒也颇为顺利。

郑荣自认为河南地面除几处关节尚在官军占领之下外,其他处所都已回降自己,因此举动十分勇敢,摆出自授的“九锡”排场,一路敲锣打鼓度过滹沱河,便向河南大营而来。

他的这番举动钱庆控制的清明确楚,便亲领骑兵一万五千余人,就要便向看似毫无筹备的郑荣三千亲兵杀将过来。没料到郑荣在最后时刻创造了钱庆的举动,连忙抛弃一切仪仗,就往东面逃窜。

钱庆见机不可失,若是眼下被郑荣逃脱,那便再也没有狙击他的机会,便连忙催动人马尾随追击。

可他哪里知道,这都是郑荣同钟离匡商议好的计谋,要的就是将禁军唯一的机动气力调出并一举歼灭,以此砍掉禁军的双腿。

郑荣这三千亲兵所骑之马都是当年从渤海国忠顺王达利可汗那边讨来的良驹后代,又有了汗血宝马的血统,无论负重、速度还是耐力,都远胜中原军马。凭借这点上风,郑荣带领这群骑兵不紧不慢、走走停停,好似牵着牛鼻子一般,将官军骑兵带着四处疲于奔命。

这般你追我赶的游戏,一直做了三天,郑荣终于将钱庆麾下骑兵领到伏牛山脉一处峡谷之中。

钱庆见这峡谷地形甚是险要,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前后两条通道可供通行,是一处实实在在的尽地。他当时便已觉不妙,连忙命令手下骑兵从原路退回。

然而他还是晚了。

只听得两声炮响,从两侧山上忽然站起无数幽燕将士,其中既有步卒也有劲弩。

钱庆见状,知道自己果然中计,也明确幽燕劲弩火力的厉害,连忙下令骑兵统统下马,就地组成防线,又下令传令兵通知四周人马过来接应。

幽燕军还是之前传统的战法套路,劲弩从上往下就是一通激烈射击,转瞬之间就连人带马射倒了将近三百禁军。山上步卒也不下山,只在半山腰结好防御队形,任由劲卒在其身后持续射击。

钱庆眼见自己全部一万五千精锐骑兵,数目越来越少、逝世伤越来越多,便委曲组织起队伍,下马徒步就向峡谷口突围。然而幽燕雄师居高临下,官军一举一动都在他们视察之中,早已看出他们意图。禁军下马骑兵刚刚举动,便是一阵疾风骤雨般的攻击,让他们只好重新躲在马尸之后,不敢举动。

这番与其说是作战,不如说是屠杀的战斗从凌晨持续到中午,禁军锐气终于耗费殆尽,一个个趴在逝世马身后,没有一个人敢冒头张看。钱庆就在军中,知道此时若是山上幽燕雄师冲杀下来,自己立时便是全军覆没。

没想到幽燕雄师却在此刻结束了进攻,却见堂堂幽燕王郑荣在众人簇拥之下涌现在半山腰,身后竟是一把只有天子能用的明黄色罗盖。

只听郑荣声音十分响亮,向下面禁军说道:“尔等的主子郑爻乃是谋杀君父的昏君,孤亲手拟定的讨逆檄文,尔等想必都已看过了。然而尔等至今仍然执迷不悟,妄作困兽之斗,其罪等同于附逆!然而孤有好生之德,若尔等放下兵器,弃暗投明,孤自然可以既往不咎,饶尔等生命!”

这钱庆同戴鸾翔不同,与郑荣并没有什么渊源,见郑荣所用仪仗都俨然天子一般,说话又极为倨傲,心中不忿,便大声向上喊道:“王爷,你是大汉宗亲,贵为藩王,这君君臣臣的道理自然比我钱庆这一介武夫懂得多了。既然如此,这劝降之辞,还是不要白费口舌了!”

说罢,钱庆便吩咐身边一个嗓门甚大的兵丁,污言秽语便向郑荣骂往。

郑荣却是好修养,也不同他多烦琐,眉毛一挑,早有手下机灵的兵卒,举起手中劲弩,就像那骂人的兵丁一箭射往。这射出的箭矢,带着风声,中庸之道,正好射进那人口中,顿时让他一命呜呼。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