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50 总退却(2/2)

人。好了,还不给我传令往?”

果然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岭南军大举进攻山阴县城的攻势毫无迹象地瞬间转弱,非但没有持续向城墙上增兵,已在云梯之上的兵士也纷纷倒爬下来,不再向上攀登。

亲身在城头督战的张齐见到这样场面,只感到是自己抵抗得力才逼退了岭南军的攻城队伍,正在自得和庆幸之间,却听身旁一个副将提示道:“将军快看,城下的岭南军似乎有些异样。”

张齐听了一怔,急忙趴到城墙边上向下观瞧——果然看见岭南军已全军集结在城下,列好了颇为齐整的队形,然而他们却并没有持续向城墙发起进攻,反而逐渐向东北方向的山间小路撤退。

张齐虽不是崔楠、韦护这样的良将,比起戴鸾翔来更是有如云泥,却也好歹是一员经验丰富的宿将,事态进展到这样地步,按照常理应当能够发觉对手乃是佯装攻城、实欲撤退。

可是他固守山阴县一座孤城,被岭南军团团围困了有一个来月,固然事前做了充分筹备,却也是好几次险些被攻下城池。故而他在城墙之上,虽将岭南军的异动看了个清明确楚,却没往敌军撤退这方面往想,还认为岭南军是想要勾引自己放松警惕之后,再大举攻城。

张齐认定了这个逝世理,便赶忙下令,要军士持续坚守城池,不能擅离职守,更是尽对不能私自打开城门追击敌军。

这原是一条极稳妥可行的命令,然而就是这条军令,让秋仪之失往了最好的切断敌军的机会。

本来是城下的岭南军往意已决,尽不恋战,听主将一声令下便依次从山间小路向东北方向鱼贯而退,举动之锋利、目标之明确,虽是全军撤退,也足以让旁人打心底佩服。

正在山间小道埋伏的秋仪之,也没料到岭南军撤退得如此迅速果断,听闻前头哨所传来的情报之后,便赶紧下令赵成孝等人在小路上列阵,要将对手大队人马切断在深山之中。

可是敌军退意强烈,数万人马好似决堤的洪水一下涌进山路之中,更是势不可挡。秋仪之手下这两百余人固然精锐无比,在这样强烈的求生意志驱使下的部队眼前,却也怕是难以拦阻。

而秋仪之又怕自己这些引为亲信的兵士,在这拦阻溃军的作战之中折损了人马,故而赶忙更换命令,不要将士再用血肉之躯阻隔山路,而是要众人立即将山间碎石、木料等推挤在路上,想要以此阻滞一下岭南军兵士。

可是秋仪之这安排甚是匆促,临时堆积在路上的杂物并没有多少,远远没到能够阻隔道路的程度。而岭南军这次乃是全军撤退,安排充分,早就料到秋仪之会有这样一招,立即便有打头的部队七手八脚地将各类障碍物抛到路边,迅速将路面清算干净,供雄师举动。

秋仪之见状,心里着急,赶忙又急令手下精兵之中的弩手,以及伍常锡所部之中的弓箭手,将所有存储的箭矢全部向山下发射。

然而秋仪之现在能够调动的弓弩手,拢共也就两百人不到,弩机上弦速度又十分缓慢,固然一阵齐射便能放倒百十来个敌军,然而对手毕竟人手众多又是坚决撤退,见山上有人向自己射击,居然没有隐蔽、更没有回击,而是立即由后队兵士扛起逝世者遗体和受伤的同袍,持续前进,举动没有受到半点阻碍。

秋仪之见到这样场面,真恨自己怎么千算万算,偏偏算漏了敌军撤退的规模和决心——这样大批的部队齐心举动,自己手下这不到千人,又如何能拦阻得了?

他又暗自抱怨起城里头的张齐来——自己出城之前,分明已同他说好了,坚守城池不过是此次作战的一部分,待敌手士气消磨殆尽全军撤退时候,再出城追击,才是此战至关重要的杀招——可对手撤退到这样地步,城中的张齐居然还是没有半点举动,实在是太让自己扫兴了。

却说城内的张齐反响固然慢些,可看到蓝本将山阴县城严严实实围住的岭南军,已转眼之间逃散得一干二净,忽然明确对手乃是真心撤退而不是耍什么诱敌之计。

他终于想起当初秋仪之曾经交代自己,一旦敌军撤退溃散,必定要伺机出城追击。当时他还感到秋仪之是在胡吹海螺——岭南军人多势众,又精于攻城,起兵之后江南大小城池除了金陵之外没有不看风披靡的,岂会无缘无故就退散开往?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