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93 出征大典(2/2)



郑荣这一路走来,离了皇宫大内,也离了京城洛阳,顿时感到空气清新了不少,离京前得的伤冷也很快痊愈,就连长期积累下的疲惫也都一扫而空。

刚进行辕,郑荣便将张龙召了进来,向他询问了渡江的筹备情况。

张龙做事过细不怕琐碎,事无巨细地汇报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将事情说了个明确明确。

郑荣倒也是好耐性,听他说完,这才赞美道:“好,你这边做得甚好,雄师南渡成功,首先就要给你记上一功。就是渡江的船只是不是筹备得略少了些?我军可有二十万之众啊!”

张龙答道:“这件事情,末将还专门问过长江上头的老河工。他们说了,现在就是将这边所有的渔船、渡船、漕运船都集中起来,也一下输送不了十万人马。就算是能送过江往,长江南边也没有宽广的处所够这些人马一次性登陆,只有分期分批,才干将雄师转运过往。”

郑荣擅长马战、步战,对水战却是一无所知。然而他毕竟作战经验丰富,听张龙所言倒也句句在理,因此没有出言打断他,沉思着听张龙又补充了两句:“末将怕是这几个老船夫畏惧南下打仗,因此才故意编出来诓骗末将的,便专门又往问了擅长海上航行的李胜捷,他也是同样的答复,故而才敢报予圣上知晓。”

提起李胜捷,郑荣眼中忽然一闪,说道:“我等乃是北军,不善水战这是事实,也没什么可以避讳的。倒是难得有这个李胜捷,手下有坚船无数,又肯为朝廷做事,真可谓是如虎添翼了。”

秋仪之站在人群之中,屏息静听天子对李胜捷的评价,心中也是颇为欣慰——能有皇上这两句评价如此之高的考语,那这李胜捷也算是能在大汉安身立命了,也算是合了他父亲,老船主李直一直以来想要叶落回根的夙愿。

却听天子郑荣又道:“以朕之见,我军大举南渡,在李胜捷身上还颇有些助益,朕既已来了,那就应当先见上一见。”

秋仪之听了,赶紧上前半步,说道:“皇上既有意召见李胜捷,那便是他的福分。微臣这就跑一趟,往传李胜捷前来面圣。”

帐殿之中认得秋仪之身份的文武官员自无话说,而那些不认识他的,都不禁有些侧目——此人年纪轻轻,朝廷当中从未见识过、听闻过,居然这样大的胆子,不经皇上问讯便出班说话。

正怀疑间,却听郑荣说道:“不必了,朕亲身走一趟过往好了。”

劳动天子莅临接见,那是多大的一项荣誉——就连三朝老臣、中枢宰辅,都未必能有这样的殊遇。本日李胜捷一个海盗出身的年轻人,居然能让天子不辞辛苦前往接见,让帐殿内站班的文武官员无不爱慕地倒吸了一口吻。

正在这时,却听钟离匡冷冷说道:“圣上,此举不妥。这李胜捷年纪、资格尚浅,恐遭遇不起皇上这般殊遇。况且这里虽是长江北岸,却也如同前线一般,兵凶战危,万一出了一丝半毫的纰漏,臣等万难遭遇。不如让秋仪之将他传来觐见,也是一样的。”

郑荣却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说道:“钟离先生多虑了,这边驻扎了我军多少将士,哪里还会有什么风险?更何况朕一则是要看看这个李胜捷到底是何等样的少爷好汉,二则是想要瞧瞧他麾下的那些坚船利炮。怎么?钟离先生能将李胜捷传来,还能把他手下那些战船一并搬来吗?”

说罢,郑荣便放声大笑。

帐中官员不愿得罪朝廷政务的实际掌控者——宰相钟离匡,便只能掩嘴小声笑笑,算是附和了天子。

这样众星捧月的感到,就连身居九重的天子也是颇为受用,自得地一笑:“好,我们兵贵神速,这就出发好了。对了,虚礼一切从简好了,仪仗护卫就不要全部出动了,就带着尉迟家两父女和秋仪之所部就行了。”

秋仪之忙上前一步:“臣,遵旨!”

那些不识秋仪之真实身份的官员见了这样的景象,心中又开端打起嘀咕:“这个秋仪之到底是什么人?皇上居然能将身价安危全部托付给他……”

他们还没怀疑出什么答案来,天子郑荣已从御座上站起,挥了挥衣袖便往帐外走往,一众文武高官见状,忙匍匐在地上,高呼万岁。

秋仪之因有护驾差事在身,略拜了拜便赶忙起身,将钟离匡扶起,低声说道:“师傅,皇上正在兴头上,学生还是赶紧往点齐兵马,护驾要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