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8(1/2)

光是用沉船阻塞河道不会有太大效果。历史上盟军在意大利战役中,就遭遇到德军在撤退前用40多艘沉船来堵住港口,拖延盟军物资运输。可是美军只用了一个星期便清理出一条河道,让港口恢复了70%的功能。

所以光靠沉船形成的人造暗礁,根本无法到达任海济要求瘫痪摩尔曼斯克正常功能至少半年时间的目标。破坏港口设施势在必行。就像当年托布鲁克的英军在投降前所做的一样,至少要将整个港口彻底摧毁才行。

摩尔曼斯克的港区有20多个泊位,想在苏军眼皮底下,让特工一个接一个泊位安放炸药去摧毁他们是不现实的。唯一可行的作法就是在同一时间,利用大量炸药一口气全部摧毁。

为此任海济疯了,德国海军疯了,德国各军工部门的技术专家也疯了。

在任海济的命令下,德国海军从法国、波兰等各占领区,从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各同盟国中花费重金招募了一大批临时志愿水手。随后安排这些人驾驶组中的空载商船,浩浩荡荡经由巴伦支海驶入摩尔曼斯克。

海军的行为在德国国内引起一片争议。先不说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是否值得信任。但是花上那么一大笔钱,却只雇用他们一次的作法就足以让人质疑。其中叫的最凶的就是施佩尔和沙尔特两人。

在会议上这两个分别主管德国工业命脉与经济命脉的人对于海军这种投入明显与产出不成比例的行为大加抨击。幸好这两人都是标准的日耳曼人,都是只讲事实的死脑筋。如果是任海济原本祖国的人,恐怕各种阴谋论早就满天飞了。

比如说:海军已经背叛了元首、背叛了德意志,他们这么做就是想搞垮德意志。

又比如说:雷德尔这个海军元帅其实是盟军的间谍。否则如何解释海军这种“卖国”行为。

作为当事人的雷德尔在会议上面对来自各方的指责不发一言。这个内向,不善言辞的老人仅仅只是呆坐在他的位置上,双眼直直看着面前的众人。颇有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势。最后反倒是看不下去的艾瑞卡大声道:雷德尔元帅只是在完成哥哥的命令。如果你们对海军的行动不满,等哥哥回来后,你们自己跟他说!于是一群人乖乖闭上嘴。

当元首不在时,身为代理元首的希特勒小姐的话便代表着元首的意志。和希特勒小姐过不去,那就是和元首过不去。没看见4个月前那些敢和希特勒小姐作对的垄断资本家们那风干的尸体还吊在路灯下吗?光柏林就还有上万根路灯空着呢,只要元首想,随时都可以把你这个活腻了的家伙挂上去。

在海军大规模召集人手的同时,军工部也忙得焦头烂额。

依照任海济的计划,前往摩尔曼斯克的船队中几乎全是空船。只有船队中三艘仅有的油轮是例外。这三艘油轮分别被标示为1,1以及1。

1的“”取自德语单词“r”。意思即为“核”。当然这个“核”不是指铀235这种用来制造原子弹的充填物,而是核废料。是的,任海济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将德国国内在“潘多拉魔盒”过程中产生出的核废料装入1油轮中。

其实任海济最初想将这些核废料制成贫铀穿甲弹的。很可惜,德国的工业科技水准无法完成他的计划。而在原子弹研究与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这个家伙又一时间找不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掩埋。于是这个向来损人不利己的家伙决定让敌人一起来伤脑筋。

用任海济的话说,贫铀穿甲弹搞不成,我搞个带有放射性的大炸弹总可以吧!反正在50年后,美国人从海湾战争开始就一直在别国土地上到处乱扔贫铀穿甲弹,搞得对方土地上放射线大量超标。我现在只不过是在学将来“正义”的美国人而已。

任海济说说很简单,结果可苦了那些科技人员。

因为技术条件限制,这些核废料中的235含量远比50年后的含量要高。每天与这些放射性极强的核废料朝夕相处就是一大危险。然后核废料需要至少400°的高温才会燃烧。如何让这么多的核废料在同一时间燃烧雾化可是个大问题。最后如何创造出一种能将油轮顶部甲板彻底掀开,让雾化的核废料完全飘出船舱的定性爆炸也是个大问题。

与这几个问题相比,之后如何让雾化的放射性气雾布满整个摩尔曼斯克上空就简单多了。因为与1同时行动的还有另两艘船。

与1相比,1和1中装的东西要正常的多。这两艘油轮内装的都是烈性炸药以及……硝酸铵。唯一的区别仅在于两者的比例不同。

在1船舱内,德国人装入了至少1200吨的烈性炸药。这些炸药一部分由德国自己生产,更多的则来自于“变色龙”意外俘虏的盟军弹药运输船。

1200吨的烈性炸药是什么概念?在挪威海战中将“德意志”船尾炸掉的那枚鱼雷只有300公斤,2006年朝鲜第一次核试验引爆的核弹相当于1000吨烈性炸药的爆炸威力。虽然与广岛爆炸的那颗15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相比,威力不值一提。但足以完成任海济摧毁摩尔曼斯克20多个泊位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