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38(2/2)

1的“”便来自于德语单词“rr”。意为“普通”――采用常规炸药的普通“武器”。当然在那些科技人员眼中1一点也不普通。

我们都知道炸药爆炸需要大量空气。而炸弹的杀伤方式也包括破片与冲击波。因为炸药装得太多了,多到连德国人自己也没信心能成功引爆这些炸药,然后再让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油轮内完全宣泄出去。

与1相比,最后的1要夸张的多。前两艘船都只是将船舱塞得满满的,可1不仅在船舱内塞了一堆东西,还将最上层的甲板给挖开了,德国人在中间又用木板做了个简易夹层。夹层上又堆满了各种罐子。罐子内装满了硝酸铵和硝酸铝的液态混合物。

是的,在任海济计划中1就是他对于未来云爆弹的试作品。最初任海济想用液态氢作为云爆剂。结果遭到冯?布劳恩的抗议。这个未来的火箭之父支持液态氢是用来装填火箭的最佳燃料,不能为了战争而减缓人类走出地球的脚步。他甚至大胆的威胁任海济,如果减少液态氢的供应,2的研究将会大幅减缓。于是任海济妥协了。

冯?布劳恩的2研发团队原本是德国民间宇宙航行协会,不过因为资金困扰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发展。

任海济想要战术、战略甚至是能搭载核弹的洲际导弹。冯?布劳恩等人的研究成果能让德军在2的研究上少走许多弯路。因此两人合作后,任海济一直对冯?布劳恩的研究团队保持着宽容的态度。在全德国,有资格、有胆子和任海济光明正大唱反调的组织只有两个――以维尔纳?海森堡为首的“潘多拉魔盒”小组以及以冯?布劳恩为首的“2”小组。

最后三艘装满了各种奇怪“物资”的油轮直冲摩尔曼斯克的港口。油轮上的船员们在油轮全速航行前便已从船上撤离。三艘失去控制的油轮先后一头撞上码头的泊位。巨大的惯性让这些油轮如推土机一般冲上陆地100米后才停下庞大的身躯。

就在港口区的苏军惊讶地看着这些失控,冲上陆地的油轮时。安置在船舱内的定时炸弹爆炸了。定时炸弹由引爆了堆在宽阔的船舱内那些炸药,三艘油轮几乎在同一时间爆炸。因此弗罗洛夫只听到一声爆炸。

1的炸药顺利掀开了油轮最上层的甲板,雾化的核废料随着爆炸升上天空。在一旁1与1爆炸产生的蘑菇云中,迅速以摩尔曼斯克港口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

1的爆炸撕裂了早已被略微切割的船体。油轮的外壳成了四散的破片。巨大的船体碎片带着水线下的藤壶、水草以及锈块四散飞溅。轻易砸毁了那些在泊位旁高耸的吊车,压扁了下方的苏军防空阵地以及红军士兵。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1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混在一起,向外扩散。最接近港口区的建筑、树木瞬间就被推倒,变为一片瓦砾。

与1爆炸相隔没几秒,1再次发生爆炸。爆炸引燃了那些先前被抛掷空中的硝酸铵和硝酸铝的液态混合物,天空中接二连三地传出轻微的爆炸声。摩尔曼斯克港口区上空,北极圈原本冰冷的空气开始急速升温。远远望去数十个火球在空中猛烈燃烧。

地面上冷空气向着爆炸处涌去,形成持续不断的寒风。天空中正缓缓升起一朵小小蘑菇云。

那些住在港口区附近,正在地窖里躲避空袭的居民,面容扭曲、张大嘴,双手不停抓着自己的喉咙。

随着1的爆炸,港口区四周的空气被迅速消耗。对于那些躲在地窖内的平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而是来自于窒息的威胁。

任海济已经不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了。在还没有人意识到核废料与云爆弹杀伤力的现在,这个混蛋率先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他不仅要摧毁摩尔曼斯克的港口功能,更是要让这座巴伦支海旁的苏联北方城市变为一座死城。

可以预见,1的爆炸以窒息的方式杀死了大量为躲避空袭而藏身地下的平民。不,只要靠近港口区,哪怕是躲在有通风口的掩体中,依然有窒息的危险。而1爆炸后产生的辐射,将持续性杀伤那些居住在城中的人。一旦缺少普通市民的协助,想恢复摩尔曼斯克的正常功能,苏军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或许用不了多久,摩尔曼斯克就会变成第二个切尔诺贝利。
本章已完成!